2021年前三季度,良慶區黨委、政府在后疫情期著力抓好促進經濟穩健復蘇各項服務工作,民生改善常抓不放,城鄉居民收入呈現穩步增長。據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抽樣調查資料顯示:前三季度良慶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62元,同比增加2446元,同比名義增長9.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3元,同比增加1464元,同比名義增長11.1%。
一、居民收入增長特點
(一)城鎮居民四項收入變動情況。
1.工資性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穩步增長。前三季度,良慶區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5075元,同比增長7.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6個百分點,占可支配收入的54.5%;人均財產凈收入2893元,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6個百分點,占可支配收入的10.5%;人均轉移凈收入2605元,同比增長8.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個百分點,占可支配收入的9.4%。
2.經營凈收入大幅增長。前三季度,良慶區城鎮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7089元,同比增長15.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9.1個百分點,占可支配收入的25.6%。
表1 2021年前三季度良慶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構成表
指標名稱 | 2021年前三季度(元) | 2020年前三季度(元) | 增幅(%) | 占比(%)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27662 | 25216 | 9.7 | - |
一、工資性收入 | 15075 | 14025 | 7.5 | 54.5 |
二、經營凈收入 | 7089 | 6122 | 15.8 | 25.6 |
三、財產凈收入(成本法) | 2893 | 2666 | 8.5 | 10.5 |
四、轉移凈收入 | 2605 | 2403 | 8.4 | 9.4 |
(二)農村居民四項收入變動情況。
1.工資性收入和經營凈收入大幅增長。前三季度,良慶區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5031元,同比增長10.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8.8個百分點,占可支配收入的34.3%;人均經營性收入7910元,同比增長13.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9個百分點,占可支配收入的54.0%。
2.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穩定增長。前三季度,良慶區農村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64元,同比增長6.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個百分點,占可支配收入的0.4%;人均轉移凈收入1648元,同比增長4.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9.7個百分點,占可支配收入的11.2%。
表2 2021年前三季度良慶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構成表
指標名稱 | 2021年前三季度(元) | 2020年前三季度(元) | 增幅(%) | 占比(%)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14653 | 13189 | 11.1 | - |
一、工資性收入 | 5031 | 4558 | 10.4 | 34.3 |
二、經營凈收入 | 7910 | 6986 | 13.2 | 54.0 |
(一)第一產業經營凈收入 | 6527 | 5764 | 13.2 | - |
1.農業 | 5380 | 4790 | 12.3 | - |
2.林業 | 671 | 558 | 20.3 | - |
3.牧業 | 454 | 393 | 15.5 | - |
4.漁業 | 22 | 23 | -4.3 | - |
(二)第二產業經營凈收入 | 0 | 0 | - | - |
(三)第三產業經營凈收入 | 1383 | 1222 | 13.2 | - |
三、財產凈收入 | 64 | 60 | 6.7 | 0.4 |
四、轉移凈收入 | 1648 | 1585 | 4.0 | 11.2 |
三、居民增收影響因素分析
(一)拉動居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1.工資待遇政策的全面落實和就業服務平臺的搭建健全,促進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平穩增長。調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良慶區績效獎金、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分別增長0.08%和14.83%。前三季度,行政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獎勵標準增加并且得到兌現,提高義務教育教師待遇,增加高校、醫院等從業人員薪酬,收入分配政策向基層一線傾斜。良慶區人社部門及時為求職者提供就業指導、技術培訓等平臺,籌措落實就業補助資金,增加就業崗位和保障,促進城鎮居民充分就業。
2.政府持續落實惠民政策,促使城鎮居民經營凈收入大幅增長。疫情后期,為提高城鎮居民經營收入水平,良慶區政府繼續保留上一年對個體經營戶的管理模式,特別是對困難家庭的經營給予了政策扶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城鎮經營戶的經營成本。通過發放消費券、舉辦良慶消費節、提振假日經濟等刺激消費舉措,挖掘居民消費潛力,推動消費提質升級,促進批零住餐和文化娛樂等服務行業收入全面增加。
3.落實工資待遇政策,實現農村居民充分就業,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增長得到保障。
一是提高農村教師、鄉村公務員的工資和績效補貼,切實提高農村工資性收入,地方財政、人社、教育部門聯合出臺相關政策及文件,督促各地落實和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全面增核義務教育教師班主任津貼、義教崗位年度考核津貼等以及同步公務員年終績效考評獎調整績效工資總量,同時,根據交通條件、艱苦邊遠程度等因素劃分不同檔次,實施差異化補助,切實提高了鄉村教師工資收入水平。
二是后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農村農民工務工機會增加,打零工人數增加,從業人員從業時間增加,促進收入增長。同時,政府人社部門積極引導用工企業和就業人員信息對接,增加就業崗位,提高農村居民就業率,增加務工時間,促進農村居民務工收入。
三是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的現象,隨著《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得到有效的實施,農民工工資按時支付得到有效保障。
4.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為農民提供了安全的經營環境,農民經營凈收入大幅增長。前三季度,良慶區農村居民人均經營凈收入為7910元,同比增長13.2%,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63.1%,拉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0個百分點。促進農村經營凈收入增長的因素主要是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收入恢復增長。
(1)農產品產量增加,部分農產品價格穩定。主要是甘蔗、蔬菜、水果等銷售額增多,帶動農業收入增長。據良慶區農業農村局1-9月數據統計,全城區完成糧食種植面積28.1萬畝,糧食產量4.82萬噸,同比持平略增,其中早稻產量4.31萬噸,晚稻種植10.68萬畝,晚玉米種植1.92萬畝;水果種植面積13.325萬畝,產量7.36萬噸,同比增長30.72%;蔬菜種植面積16.5萬畝,產量29.16萬噸,同比增長19.73%。良慶區澳洲堅果主產于大塘鎮,據鎮政府統計辦工作人員提供信息,前三季度奧洲堅果產量同比小幅增長,銷售價格穩定,平均出售價格40元/公斤。
(2)旅游市場逐步復蘇,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經營凈收入增長。隨著新冠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區內旅游經濟得到恢復發展。調查數據顯示,前三季度良慶區農村居民人均第三產業經營凈收入1383元,同比增長13.2%,主要是農村旅游業影響第三產業經營增收。
(二)影響全年居民增收的一些問題。
1.工資性收入難以實現大幅增長。從今年10月初起,建筑行業材料市場價提高,規模小的建筑工地陸續停工,工地民工第四季度基本無務工收入,影響最大的是房地產行業。另外,大部分中小企業目前還屬生產恢復階段,生產效益尚未達到疫情之前水平,如企業在年底前給職工發放獎金的難能實現。
2.經營壓力不斷增大。一方面是農產品價格受天氣、市場供需等因素影響,價格容易產生波動,加之部分農業生產資料成本有所上漲,農業經營壓力依然較大。另一方面是城鎮實體店經營戶的發展面臨挑戰,如疫情發生使人員流動量相對減小、居民消費預期下降、經營成本不斷上漲、網絡銷售擠占了實體店經營空間,使市場主體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
四、促進居民增收的幾點建議
(一)繼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各中小企業是居民就業量較大的平臺,企業生產效益狀況直接影響務工人員的工資收入水平。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做好對企業生產的指導工作,切實落實營商環境等服務工作,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益,確保工人工資正常放發。
(二)加快推進農業產業項目落地,促進農民增收。因地制宜,搞好產業規化,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壯大區城經濟,以產業項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高農民收入水平。